有些民众因怕伤到关节而不运动。医师说,其实这样更伤,健走是中年最佳运动入门方式,提出健走三原则「保骨固关节」,就是动态暖身、脚跟着地、运动后喝高钙牛奶。
骨质疏松症学会理事长说,不少中老龄民众因担心磨损关节而「不敢动」,但是却忽略重要的观念是「不运动除了会减损骨密度外,同样也会伤害关节」。
她说,人体的骨骼与关节在30-40岁开始进入损耗期,其实运动可启动骨重塑机制、增加骨密度以外,还能使关节滑膜层受压分泌组织液,进入软骨组织提供养分,若长期不运动,恐让骨骼关节两败俱伤。
「动对了反而更健康」理事长提出「保骨固关节」健走三原则,包括动态暖身、脚跟着地、运动后喝高钙牛奶。
原则一是「动态暖身比静态好,强化肌腱韧带更护关节」,暖身其实有分动、静态,健走前光做静态暖身还不够,加做动态暖身更能强化肌腱长度与韧带组织的弹性。
原则二是「别用跑步方式健走,谨记脚跟着地避伤害」,健走与跑步不同,慢跑时脚尖先着地能帮助减缓碰撞产生的冲击,而健走着地时须用脚跟,并依循脚跟-脚掌-脚趾的顺序踏步,才能让脚踝和膝盖均匀地承受身体重量,民众在健走时应该特别留意。
原则三是「运动后喝高钙牛奶,延缓71%关节退化」 ,钙质与维生素D在骨骼保健上缺一不可,国健署建议,31岁以上成人一天需摄取1000mg的钙,钙不足也会影响维生素D摄取不足。
理事长说,维生素D是帮助钙质吸收的重要元素,但维生素D难透过日常饮食足量摄取,建议每日摄取2杯250cc高钙牛奶,以达到日常标准,帮助维持骨骼与关节的健康。
下一篇:连吃1星期泡面 肾病夫妻差点洗肾